学生毕业 老师临别赠言“保持善良相信美好”
“孩子,这是最后的仪式,明天你就要去远行。打点好所有的行囊,整理好所有的心情,完成每一个最后的拥抱,微笑着,你说你即将要远行。”
“孩子,去最后看一眼教室吧,去最后看一眼寝室吧,还有排过队的食堂,踢过球的操场,吹过风的长廊;孩子,去你去过的每一个角落吧,用一天的时间丈量三年的光阴。”
……
又一年的升学季,又一年的离别季。6月19日上午,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的音乐厅里,弥漫着浓浓的离别氛围,这是该校的2015届毕业典礼。老师、同学、家长,纷纷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不舍和感激。
学生:老师的微笑陪伴了我6年
最后一次全体起立,最后一次合唱国歌、校歌。
之后,高三(1)班学生王银荧走上舞台中央,这是她在母校最后一次发言。她说,自己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踏进学校大门的时候,她还是一个身高不足一米五的瘦弱的小女孩,心中满是恐慌与不安。那天阳光很好,从窗帘的缝隙中挥洒下来,在她脑海中留下了温暖而斑驳的记忆,坐在窗边的是班主任张燕,带着微笑。“就是这个微笑陪伴了我一年,三年,甚至六年,从未间断,不离不弃。”
6年间,王银荧也从一个胆小怯懦的女孩慢慢成长,第一年,她从不参加任何学校组织的活动;第二年,她开始参加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开始在语文课上积极发言,开始参加社团活动;第三年,她在国旗下,在舞台上为大家唱歌,跳舞,演讲……
可是时光短暂,6年时间很快过去,高考结束的那一刻,记忆就会像潮水般袭来。王银荧说,当她站在台上演讲的时候,回忆就像黑白胶片在脑海中一一闪现。“我把奋斗,拼搏的青春献给你,献给你,我的盐外,献给你,我的家。”
家长:情商远比智商重要
高考前一天,6月6日,是盐外高三学生张主予的18岁生日,为了专心应对高考,她特地叮嘱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不要联系她,等高考之后再补过。当天,在女儿18岁生日之际,妈妈给女儿写了一封信,毕业典礼上,张主予妈妈站上舞台,给女儿念出了这一封信。
张妈妈说,作为父母,他们从不担心女儿学习成绩不好,只在乎她的成长过程是否快乐,“爸妈不希望你在这个‘唯分是从’的社会里随波逐流,舍本求末,我们始终相信,一个人‘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宽容有爱的秉性’才是一生受用的,情商远比智商重要。”也正是基于此,张妈妈从来不强求女儿去参加任何的补习班,兴趣班,感兴趣的他们全力支持,不感兴趣的绝不强求。
“初中和高中这六年,我们庆幸为你选择了盐道街外语学校,你要感谢那里为你们倾注了所有爱心的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们。”张妈妈说,在女儿的青春逆反期,虽然有时候也会跟个别老师闹矛盾,但是他们的耐心和爱心还是让自己很感动,“女儿,你以后走入社会才会发现他们的好,因为只有家长和老师才能做到无底线的理解你、原谅你,无微不至的关心你。希望你永远记住那些陪伴你成长,教会你知识和做人的老师们。”
老师:保持善良相信美好
典礼上,老师们朗诵了一首诗歌,名为《孩子,母校送你去远行》。一句句深情的话语,让不少学生的眼睛里都闪耀着泪花。
“孩子,去最后看一眼教室吧,昔日书声琅琅,现在悄无声息;去最后看一眼寝室吧,曾经欢声笑语,现在周遭寂静;还有排过队的食堂,踢过球的操场,吹过风的长廊;当然,也去笑过哭过闹过呐喊过的音乐厅。孩子,去你去过的每一个角落吧,用一天的时间丈量三年的光阴。”
“孩子,一定要抽时间去看看你的老师,去看看他们的头上有没有增多的白发,去看看他们眼角有没有加深的皱纹,而他们,已不复往日的苛责和严厉,只是傻傻的笑着打量你,好像是第一次发现,褪去校服的你原来是如此漂亮美丽、帅气逼人。”
除此之外,每位老师还给学生们手写了一份寄语。吴险峰老师的话语略显沉重:“3年,一步走来,也许你曾因道路坎坷而心生放弃,也许你曾因一路崎岖而动摇迷惘,也许你曾十分厌烦老师的絮絮叨叨,但正因为这些,才一步步见证了你们的长大与成熟,才会有你们离开之后回头张望,心存感激的那一天,看到你们三年的懂事与进步,才是老师最大的欣慰。”
而王琼芳老师的留言则尽显文艺范:“保持善良,相信美好,不管发生什么,永远不要放弃自己。”
(文/张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