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下期第3周国旗下讲话
添加者:德育处
添加时间:2018-03-19
阅读次数:6175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南开大学校长曾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他告诉我们要以整洁端庄的仪容示于人前,这是一种;革命家列宁下楼,在狭窄的过道上,碰见一个工人端着一盆水上楼。工人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等工人上楼了,他才下楼。列宁以自身的言行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这也是一种。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被居于六艺之首,孔子认为不学礼,就没有了立足社会的依据。那么,在现代社会,究竟什么是礼呢?我们可以将它简单地概括为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尊重他人,就是拥有了良好的文明礼仪。

有这样一则报道,在法国,去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会看到这句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据说这是专门提醒爱在公共场合看热闹、并大肆喧哗的中国人的。一些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拥有悠久灿烂文化的礼仪之邦的光辉形象,同学们对此也会感到愤慨,但是反思我们自身的所作所为,我们会发现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要看其文明程度;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则由公民道德素养体现;而社会公民的道德素养具体表现在每一个人身上。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个人的修养。人的文明修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人的个人修养不需要惊人的言行,而是在一些细节体现。所谓文明是一种习惯,素养就是不用提醒。让我们择善而从、明辨是非、不违良知、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的标准,并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拥有了素养,也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

同学们,夜深人静的时候,十字路口红灯亮起,虽然周围并无行人,但你还是停下了车轮静静等待,这就是文明修养;当清洁工人辛苦工作时,报以感谢的微笑,这就是文明修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品格。

让我们养成文明习惯,争做文明使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文明的盐外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