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临近,就读高三的女儿学校要为她们举办一个“成人礼”。班主任老师问我可不可以在当天的典礼上代表家长讲讲话。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我这口椒盐味普通话实在难登大雅之堂,不想因之影响当天的庆典效果,只能向老师说了声“抱歉”。
孩子们马上就成人啦!身为父亲,该给她们说些什么呢?当静下来时,我还是忍不住想起这个问题。
仪式感。我想我首先要说的,应该就是“成人礼”这类“仪式感”的问题。学校举办这个“成人礼”,其实就是想通过这种具有强烈“仪式感”的活动,来强化孩子们的自我意识:“我已成人,我已长大!”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仪式”早已根植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古代社会上朝议政有仪式,封侯拜相有仪式,官吏升堂也有较固定的仪式;我们日常生活中,逢年过节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过个生日吃个蛋糕都有仪式……今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了宪法宣誓制度,这也是一种极具“仪式感”的制度。不管是古老悠远的,还是庄严神圣的仪式,其实都揭示出了我们“人之为人”的那种反哺、感恩和责任。
接下来,我想说说责任感。“已成人,已长大”,自然就应该担负起“成人”的责任来。从女儿上学以来,交流中我都会她讲,每个人逐渐长大,身上承担的责任将会自然而然随之增加。学生学习有压力,但也是必然承担的一份责任。小学生学习压力小些,责任也小些;中学学习压力大些,责任就大些。这些都因为你在成长。同样,当你今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要承担起更多的工作职责和社会责任;当你建立家庭后,家庭责任又比当孩子时要重大得多。这些责任,是社会赋予我们每一个个体的,同样也是我们每个人成长为社会人的标志。说到责任,我们中国人的普世价值里是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的。“做人,要为家门争光,要光宗耀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责任!
最后,我还想说说,要“善待自己”!作为高三的孩子,你们马上将从中学毕业,踏上新的生活阶段。从紧张繁忙的高三走出,我怕你们会迷茫、懈怠。孩子们,年青的你们要有梦想,要有所追求,这会让你的人生更积极,更有意义。不久前,人民日报刊文《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来临》,文章指出达成自由生活“新幸福”的十个条件:享受工作、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身心健康、拥有富于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拥有一定的时间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能够放眼未来、感觉自己正向目标迈进!所以,我们的生活一定要有目标、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判断。善待自己,还要善待自己的身体,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最后祝孩子们都有个美好而又难忘的“成人礼”,更相信你们会有一个幸福灿烂的明天!
高三李一同学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