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更有意思的【黔行】
——盐外高一年级暑期贵州研学报告
前言
继直升班“造访抗战学术中心,致敬西南联合大学”的研学活动后,这个暑假,我校高一学生再度开启“一路黔行,知行合一”的为期七天的黔东南研学活动。这次研学活动主要围绕“大国工程”,“绿色家园”,“活力发展”,“不忘初心”四个主题展开,他们从天府之国出发,用脚丈量大地,用心学习科技,文化,历史和地理,用足迹在多彩的贵州画上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这不是句号,而是同学们人生路上一个精彩的亮点!
苗寨:游戏够淋漓,可供久回味。
游戏之于孩童的魔力,永远不可否认。而如果游戏足够有趣,我们每个人都可立地化为孩童。
在郎德苗寨,研学团体验了一把“向往的生活”,溪涧抓鱼为午餐捕捞食材。苗家的簸箕追击穿梭的鱼群,很快演变为群童围捕,又在笑闹中变作群童扑空,差不多汗水和溪水傻傻分不清了,衣服湿透了,终于找到一点捕鱼的门道,各小组陆续都有了收获。
你以为玩儿到兴尽了吗?游戏才刚刚开始。万万没想到万万没想到,教官巡视一番,宣布今天真正的游戏是水中拔河分战果!一条钢绳抬上来,学生列队报数一分为两个大组,规则是三局两胜。刚刚捕鱼其实已经略知溪涧流速,要在激流中站稳已经不易,还要众人合力拔倒同样饥饿的另一队人?队长石头剪子布确定站位似乎尤为关键,毕竟下游得天独厚胜算当然很大。第一局一秒结束,上游的一队根本猝不及防对方嚯的一力,被绳子掀个人仰马翻;第二局交换场地,新的下游也很轻易就胜利了。我听到有同学大声问教官——今天是一堂物理课么?力的分析。
何曾想第三局是深刻的一课。这一局开始得很慢,在水里折腾了几个小时,双方都很疲累了,但中午要不要吃肉?刚刚那么辛苦扑到的鱼到底煮在谁的锅里?这个现实的处境还是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斗志。我们看到两组都抱头商议了许久,最后一次交换场地,在激流中拖行脚步,女生被脚底卵石硌得快哭,男生好些脱了防晒衣扎在腰间,马步扎稳,手上合力,绳尾的小胖墩不要命地咬紧了牙,整个组拼命地把控着节奏,赢急速的水,赢疲惫的身体,赢同样拼命的对方,赢自己也没有想象过的自己。第三局,上游胜!
这个游戏不得不被记得很久,对于年轻的朋友,有时候你跟他讲一个道理不如陪他走一段路读一本书。今天也是一样,我相信它终会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在未来白云苍狗的生活缝隙中,总有一天她挤在地铁里,总算有一个位子可以松一口气,这时候抬头一位老或孕,她脑袋还没来得及反应,肿在高跟鞋里的脚先站了起来;他在雨天开车回家,路口车速慢了再慢,积水只是起了一层微笑似的涟漪,等绿灯的行人会知道,这位先生不同于其他行色匆匆的陌生人。
天眼:仰望,但不盲目
那一天研学团发实时定位,家长们在群里叹曰:贵州去过无数次,从没想过去这个叫平塘的地方。但这个地标我们高一年级的同学并不陌生,高一年级的生涯规划课程,职业选择的案例之一就是南仁东。南老圈粉无数,关于FAST天眼的资料更是被推为年级热搜。
距离望远镜几十公里的景区入口,寄存了我们所有的电子产品,连手表也被收走了。规程很像是一种仪式感,孩子们也乐得享受。摆渡车开到终点,要上观景台还需步行栈道上山,预计需要半小时的路程大家几乎一刻钟就都到达了——五百米口径射电望远镜,超级大国的超级工程,当生涯课上看的图变成眼前的三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反射面,我们都还是被深深震撼了。学生围着讲解员一直讲到了宇宙大爆炸,观景台的风吹着这些未来。
晚上的专家讲解配合着每人一架的望远镜。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孩子们手扶望远镜仿若身佩钢枪,像是因为看得更远所以想做得更多的战将。是的,在浩渺的宇宙沧海里,不随波逐流只为一粟或虽为一粟仍然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以仰望的姿态行走。
一路“黔”行,此次研学我们不仅前往黔东南研究鲜活的原生态民族生态群,去到平塘近距离接触大国工程“中国天眼”,更游览黄果树瀑布,探究老5A景区的运营,科考喀斯特地貌安顺龙宫,造访王阳明“心学”道场,延伸高中部训“知行合一”,回望历史参观息烽集中营,叩问时代造访国家大数据中心。那些弥足珍贵的吉光片羽,让此次的研学历程成为我们求索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若还要问研学能得到什么?也许有位家长的话最能回答这个问题:“无论目的地为何,我相信大盐外的每段课程都蕴含着教育的潜质。”
王琼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