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好雨时节——见证改革开放四川四十年”特展
第一篇章---好雨时节
从“小生活”到“大时代”,华夏大地风云巨变,千里江山彩图新绘,改革开放硕果累累,历史成就举世瞩目。
四川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爷爷的故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发源地之一,40年时光流转,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四川以“敢为天下先”的资态谱写了一曲锐意进取,创新发展的壮丽诗篇,社会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川人在吃穿住行等与民生福祉相关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在这个博物馆里,我第一次看到了课本,文具,饮料,小零食摆在了玻璃柜里供观赏。一走进场馆,我们先看到了两套校服,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最为经典的红白、蓝白校服。下面放着铁皮文具盒,墨水,英雄牌钢笔,铅笔,杂志,CD机,新概念英语,“李雷and韩梅梅”……
在旁边我看到大批同学在那里讨论,我凑过去看,发现那里放着,娃娃头雪糕,可比克薯片,麦丽素,峨眉雪,北冰洋,大大泡泡糖……这些活着我们小时候或者是爸爸妈妈故事中的零食,这么完整而正式的陈列在这里,让我从这些小小的事务中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巨变。我们的生活也从街头的一杯清茶,变为了巷尾的一杯咖啡。
在博物馆旁边的春熙路太古里,这里是潮人们的聚集地是街拍摄影师最爱的地方。过去布票的取消让时装行业有了更多发展空间,西方摄影师相机里的灰白画面已被如今多彩的潮人街拍所取代,追求个性的街头行人组成了全新的四川。上世纪80年代的蛤蟆镜,喇叭裤,九零年的鸭舌帽,牛仔裤,如今的定制款服饰,人们的审美逐渐多元化。
在最左侧的玻璃展柜中,所放的东西琳琅满目。许多东西都是我一直听说却从未见过的。就像大哥大,bb机,最老版的照相机,恋曲1998的海报,1999年到2000跨世纪的贺迎新年,各类票据,1995年的中国第一张的城市报---《华西都市报》,飞鸽牌自行车……越往前走,我们身旁的展物也随这时代开始变化。
战狼,红海行动的电影海报这是艺术媒体的变迁。华为、小米手机,这是社会通讯工具的升级迭代。智能+智慧+智库的智媒体这是建设型主流媒体的潮流引领。
在这个场馆中人气最高的便是电子科技部分。成都从2005年以来经历了从端游,页游到手游的完整发展阶段。城市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郁,产业基础雄厚,人才储备充裕,以动漫游戏为主题的产业园区应运而生。《功夫熊猫》《十万个冷笑话》等动画电影后期制作产业成果斐然,电子科技大学成为全国首个5G通信系统实验外场,王者荣耀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更加的凸显了成都的年轻与活力。
无数川人的小生活犹如闪烁的浪花跟随大时代的浪潮汹涌奔腾,“百舸争流,只争朝夕”的时代精神与“西蜀自古出文宗”的人文气质相结合,让四川始终走在西部改革开放最前沿,从农村到城市,从个体到整体,从西部试点到全面生化多个维度的创新与实践,谱写了四川改革开放大时代的历史画卷,四川这个西部盆地荣升为内陆开发经济高地。
第二篇章--花重锦官城。
时代的发展需要优秀的历史文化作为底蕴。我们走进了成都历史文化古代篇。
九天开出一成都。
成都平原史前就是一个城址分布密集的地方。我们有闻名世界的三星堆。青铜人面像,各类陶器……看到这些文物是我第一句话是:“我在历史书上看过这个!”没错,这些以前只存在于课本的东西,当你真正的看见它时,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文物所传达出的历史的厚重。
喧然名都会。
隋唐五代。指南宋是古代成都又一鼎盛时期,成都在初唐时期的繁荣程度仅次于都城长按安史之乱后,长安衰落,成都与扬州号为“天下繁奢”有“扬一益二”之誉,五代十国的成都市是当是首屈一指的繁华都市。两宋时期,成都作为战略大后方,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繁盛与京师相同。
丹楼生晚辉
宋末五代时期成都远离兵戈社会安定,经济文化稳步发展,吸引大批文史学者,文人入蜀,为成都文学艺术,科技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之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交流,文化艺术更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我们承担起一种用生命去感知中国文化温度的职责和使命,在过程中我们把生命的长度紧贴中国文脉的长度,把生命的宽度仅靠中华文化的宽度。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蜀之地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也许那时的江安河河水浩浩汤汤。我们的思考驰骋千年,而历史经过这样的思考渗入我们的身体发肤。
在这里我了解到了成都从原始社会到今天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参观完博物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四川人的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文字:李可
图片:孙睿悦,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