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爱我中华
我校举行纪念一二·九主题升旗仪式
1935年12月9日凌晨,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北平城内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却像火山一样爆发。“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传遍了国内外。
2019年12月9日清晨,阳光明媚,碧空如洗,盐外学子齐聚一堂,隆重地召开追忆一二·九运动主题升旗仪式。缅怀那段血与泪写成的历史,发扬一二·九铸成的精神。
升国旗仪式
当庄严的国歌响起,当鲜艳的五星红旗猎猎作响,盐外全体师生庄严肃立,向革命先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张燕老师分享一二·九运动历史背景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三省。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35年12月6日,平津15所大中学校联合发出通电,反对“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讨伐汉奸,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而就在这天,却传来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将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广大同学和各界进步人士极为震惊。
1935年12月9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等十多所学校数千人组成请愿队伍,他们一边与挥舞着皮鞭、木棍的军警搏斗,一边高举着旗帜和标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在国民党当局的镇压下,游行示威队伍被冲散了,当场有数十人被捕。中共北平临时工委获知国民党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将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便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12月16日北平爱国学生和广大工人、农民、市民3万余人召开市民大会。1万多名爱国学生手挽着手,不断高呼抗日救国口号,深受震动的市民和行人有的送来开水和食物,有的自动加入了游行队伍。而游行遭到大批军警扑打,数十名学生被砍伤,街道上血迹斑斑。
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它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初二年级学生代表诗朗诵《铭记历史,爱我中华》
“ 为了捍卫华夏母亲不屈的尊严,我们头可断,血可流,我们身可灭,命可休。
在中国!只要有硝烟,就有勇士!
在中国!只要有危难,就有脊梁!
在中国!只要有青年,就有希冀!
今天,我们告别了战争,告别了苦难,
告别不了的却是历史上每一个血与火的文字
告别不了的却是一二·九运动中的每一个英雄
今天,我们以圣洁的诗歌,缅怀那段血与泪写成的历史,
发扬一二·九铸成的精神,在告别与缅怀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正如诗歌所写,纪念一二·九运动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铭记历史,让爱国情结随我们的血液存蓄在我们的每一根血管,流淌在我们每一寸肌肤。我们要从沉重的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