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德育天地 > 安全教育
流感应急预案
添加者:德育处
添加时间:2009-10-11
阅读次数:2183
   
 

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及时地控制和消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和发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卫生局关于学校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疫情报告系统,本着对广大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做到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维护学校的生命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若学校发生确诊病例后,能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特制定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应急预案。

一、总体目标

建立健全、组织实施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和措施,防范甲型H1N1流感在学校内发生传播。开展甲型H1N1流感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教职工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消毒等制度;强化报告意识,完善防控、停课的应急预案。

二、成立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谢丹琦

副组长:杨劲

组  员:徐云斌    严裕祖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

三、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要求,对于可能存在的流感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要早发现。要坚持实行晨检制度。在日常安全检查记录本上做好记载,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级中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必要时要测量体温);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教室通风时间;加强对教室、餐厅等校内场所的消毒工作,尤其是学生接触的公共教学设施、公共用具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校内外垃圾堆和卫生死角;建立缺课登记制度,班主任要及时落实学生请假的原因,并对生病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结束返校时,班主任需对学生逐一进行检查。

2、要早报告。出现疫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有关领导,同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3、要早隔离。一是对疑似病人要及时隔离,并通过家长将其送往医院诊治,严重者直接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医院检查。当一个班级出现一例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整个班级应该停课。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规医院的证明并经学校教师检查确认后方能返校习。

4、要早治疗。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及时通知家长将学生送往医院治疗。

5、要早处理。要配合市疾病控制中心等相关医疗部门,做好疫情检测和发生原因分析,并配合有关部门对疑似患者或患者住所及所到场所进行科学消毒处理。

四、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因病缺课症状监测网络直报系统,建立晨检、消毒、隔离制度,重点实施对体温37.5℃以上、伴有咽痛或咳嗽之一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测,对因健康原因缺勤者由校医、班主任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病症排查,必要时要采取进一步措施。

2、重视信息的收集。要与当地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建立联系,收集本地及周围地区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

1、学校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题会议,指定疫情报告责任人,我校由校德育处韦开云负责每日疫情防控报告。

2、严格执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出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学校领导小组必须马上启动本校应急预案,校长立即(第一时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

3、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及相关科室平时要加强日常工作,各负其责,一旦发生疫情,按小组责任分工保证工作迅速到位。

4、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甲型H1N1流感疫情,对有违反者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五、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急响应

学校一旦发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做出应急响应。

(一)学校若有人出现疫情,应马上采取隔离措施,严禁其出入任何公共场所,对所在班级和年级进行隔离检查,确定无传染性后方可上课。根据相应级别做出应急反应,并积极采取救治、预防措施,以控制流感的继续发展。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规定学校各部门加强“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并在学校范围内通报流感暴发流行的基本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保健知识。各部门对所属范围内的健康状况要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二)学校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必要时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在校学生不得离开学校,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安全保卫)

(三)学校做好卫生疾控部门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的准备。对全校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免疫接种。(总务处)

(四)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及时与卫生、疾控部门联系,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做好消毒工作。(班主任、总务处)

(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和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德育处)

(六)如果疫情加重时,学校要全面掌握和控制人员的流动情况,教职工外出必须向校长室请假。外出学生和去疫区的人员返校后,必须进行医学观察。对缺勤者要逐一登记,及时查明缺勤原因。发现异常者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疗观察,暂停上学或上班。行政办公室要加强教职工请假的回访工作。(班主任、行政办公室)

(七)在疫情加重时,不得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大型集体活动,调整大型活动和会议的时间;学校不安排教师外出参加教研和学术活动;学生的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活动应暂缓进行;每日公布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必要时可以报请上级部门同意,实施全面或部分停课。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如下措施执行停课处理:

1、原则上,停课的范围应根据疫情波及的范围和发展趋势,由小到大,如由班级到年级,由年级到学校。

2、如果14天以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甲型H1N1流感病例时,该班级停课;如果14天内,我校有2个及以上班级需要停课时,该班级所在年级停课;如果14天内,我校有2个及以上年级需要停课时,我校可以全体停课。

3、停课前,除应告知家长、学生、教职工有关知识外,家长、学生、教职工还应与学校保持联系,报告其是否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必须向当地疾控部门和教育局防控办公室每日报告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身体状况。

4、停课时间不少于7天,自最后一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被隔离或离校之日算起。可根据放假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状况,随时调整放假期限。

5、教育学生在停课期间少外出,避免在校外的相互接触和聚集。

6、复课前,必须对学校公共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在有关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复课证明后方可复课。

7、复课后,未痊愈的学生应继续居家隔离治疗,至其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24小时(以两者之间较长者为准),方可上学。复课后各部门应加强健康管理和体温测量工作。

 

六、全体教职工必须把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落实各项防控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因工作不力、不负责任、措施不当等造成疫情扩散传播或对师生健康造成其它严重危害后果的,要实行安全责任追究。

 

                                                    成都市盐道街外语学校

                                                        2009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