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动态 > 校园新闻
孩子小升初 家长也要一起成长
添加者:信息中心
添加时间:2011-04-15
阅读次数:1766

知名心理教育专家陈艳萍在盐道街外语学校为众多家长举办小升初衔接教育讲座


      4月10日,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举行校园开放和体验活动,众多小升初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到校园,参观该校漂亮的校园环境,体验该校老师的课堂教学。该校一改其他学校举行测试的方式,采用“课堂体验、老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从行为习惯、思维、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给每个学生写出综合评语。根据家长和孩子们即将小升初的特点,学校还特地邀请成都七中知名心理教育专家陈艳萍,给家长们举办小升初专题讲座———“和孩子一起转型”。
       
小学生提前体验中学课堂
       
      当天的校园开放和体验活动被校方安排的与众不同。每个进入校园的孩子,领到了一张“金色梦想”的体验卡,可以凭卡进入学校任何一间教室,给从未谋面的中学老师当一天学生。学校安排了初一年级的语文、数学和外语老师,给孩子们上一堂课,让他们感受中学生的课堂与小学课堂有什么不同。
       
      周潇老师的英语课让这些即将小学毕业的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一次“全英文授课”的初中英语课堂。这堂课的教学内容是搅拌机制作奶昔,课堂被周老师设计成“奶昔制作过程”,在制作奶昔的同时,让孩子们学会了英语单词。孩子们还亲手参与制作,并喝到了自己制作的奶昔。全英文教学和师生互动,让孩子们在快乐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会了用英语进行交流。


英语课堂“奶昔制作过程”     

   
      盐道街外语学校校长谢丹琦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每个孩子课堂体验结束后,老师们会根据他们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给他们写出综合性的评语。“评语主要包括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是否动脑思考、遵守纪律情况、观察和分析能力、文明礼貌、表达能力等,通过评语,对孩子们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在即将开始的小升初中树立信心。”
       
      孩子们体验当中学生,家长们也没闲着。他们先是在校园里参观,然后在图书馆举办家长沙龙,相互交流教子心得,以及小升初的经验。在多功能厅,七中心理教育专家陈艳萍老师还应邀为无数家长举办了家庭教育讲座。
        孩子小升初
        家长也该“读初中”了
       
      陈艳萍老师的讲座,生动、幽默,在传播科学教育理念的同时辅以鲜活的案例,在家长学习的同时,促进家长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家长们受益匪浅。陈老师认为,孩子12岁左右进入初中,正是人生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阶段。重点是要协助让孩子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形成较为客观和积极的认识。难点是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增强,会通过不断去突破和尝试开始学习独立的表达自己,那么孩子与外界的冲突和内心的冲突会剧增,家长们更要通过学习和反思,智慧的与孩子交流,
      改善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支持到孩子的进步,更重要是要协助到孩子尽量去平衡身体、心灵的和谐成长。


心理教育专家陈艳萍为众多家长举办小升初衔接教育讲座

  
      陈老师认为,家长们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今的多数家长,教育方式都是从长辈那儿或者书上学来的,沿用经验和对理论的断章取义会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产生很多问题,甚至是犯下巨大的错误。一些家长认为赏识教育好,就一味地鼓励孩子,结果导致他们心理脆弱;有的家长看到了虎妈的教育经验好,就对孩子实施虎妈式的严格管教,结果导致亲子关系紧张,孩子逆反。用赏识教育的同时要有知人之能和自知之明,否则反而会误人前途;而要当虎妈一定要当一个情商高的虎妈,孩子才会有一个丰沛的心灵,孩子才能成为一个鲜活的个体,而非成功的符号。“家长们不能人云亦云,而要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现在的社会已经与以前大不同,社会的变化也会被孩子感知,所以,家长还要结合实践来教育,在理解和沟通的过程中,也要秉承对孩子们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引导,教会他们怎样明辨是非,教会他们诚信和做人的道理。
       
      “家长们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孩子上初中了,孩子的变化是对我们提出的挑战,这正是我们进步和学习的好机会。”陈老师说,初中生开始有自己的交际圈子,开始重视同龄人的眼光和评价,家长们会觉得孩子与自己有了距离感,进入初中后,家长们可能会遭遇对抗、争吵和僵持,这都是正常的。“或许我们和孩子的‘甜蜜期’已过,我们要慢慢的放开手,用微笑和鼓励的眼神看着孩子起航,必要时给他协助和指引,让他们看得到远方,并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无论怎样,我们是他们心底最亲密的朋友,所以,你要负起责任。”

   家长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成都商报记者 彭世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