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喜欢谁越像谁 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一边抱怨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一边惊恐地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他/她了。比如妈妈是个爱唠叨的,女儿深受其苦同时,不知不觉自己也变得唠叨起来;或者一直处在父亲冷漠粗暴的阴影下的儿子,自己长大后,发现对自己的孩子也在重复父亲的模式。 往往越是对父母的不良方式敏感的,却越是随父母。也就是说越是反感父母的某种特点的,那种特点却慢慢在自己身上扎根,仿佛一个魔咒,以前是父母念给自己,现在是自己念给自己。于是他们开始变得讨厌自己,不接受自己的某一个部分,内心冲突加剧——他们一会扮演着父母的角色,一会又对自己这样的角色进行批判,甚至懊悔不已,不相信那是自己。 为什么会“成为自己讨厌的样子”呢?用心理学的话说就是为什么会认同那个自己不喜欢的特点呢?除了遗传的基因气质,以及模仿以外,有一个原因十分重要,那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通常也是与自己不适应的环境斗争的过程。父母是我们最重要的客体,他们带给我们的不适应我们最为敏感,那么我们怎样去斗争呢?我们一般会下意识地选择和对方相同的方式与之抗争,因为在还不具备成熟的判断之前,我们觉得也许这种方式最为有效。谁知一用就几十年。 来访者自己的解决之道是努力放弃这陈旧的“武器”,与之划清界限,生怕自己沾染上那不堪的行为,却总是事与愿违。 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不要排斥,接受它是你自己的一个部分,特别是接受它是父母带给你的一个部分。 说到底,要接受的是我们的父母,接受他们的不完美,接受他们带给我们的一切。感谢他们给我们生命来感受这个世界,有机会拥有人身修行! |

电话:028-85961001
Copyright © 2001-2010 ydjwy.net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