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渴望拥抱_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招生网
孩子们渴望拥抱
添加者:附小德育处    添加时间:2011-03-29

记得三年前我与跟我搭班的一个生活老师交谈时,她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这样一句话:“xx孩子,刚来时天真活泼,在这儿读了几年书以后,变得呆板了。”我听了这句话,感到很纳闷?这儿是一所比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优越,老师也是尽心尽责的,在教学中,还很注重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怎么会变得没有过去那么灵气呢?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某福利院发生的一件事。在福利院里,孩子们有很好的食物、衣服和玩具,但是工作人员发现,孩子们常常发育慢、体质差,甚至眼神呆滞。为什么会这样呢?院长只好请科研工作者们帮助寻找原因。通过研究发现,这些孩子物质条件不错,但没有正常家庭的孩子发育好,是因为他们太缺乏拥抱和爱抚。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每天至少需要4次拥抱,8次拥抱可以让他生活得更好。如果按这样的数据来计算,福利院中的700多个孩子,每天至少需要2800次拥抱。如果要让孩子们生活得比较好,老师每天要付出5600次拥抱。这对福利院的老师们来说,实在太难了,因为他们确实抱不过来。

看了这件事后,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们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物质生活再富有,如果他们缺少了精神营养,他们的心灵乃至机体的各项功能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因此,我可以说:拥抱是慰藉心灵的鸡汤,是孩子们最渴望得到的。

心理学的研究早就证明:拥抱是人类心理和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

拥抱是人类原始本能的需要。当孩子一离开母体,他就需要接受父母的拥抱。在母亲的怀抱里,他可以吸吮母亲的乳汁,获得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生存能量,他就在父母的拥抱中成长。同时,也会在父母的拥抱中感受安全和保护。去年,我班有一个刚转来的新生一到晚上睡觉,他就会犯病。第一天,我以为他真的生病,就带他到医务室看病,医生说没有什么病。第二天晚上,他又旧病复发,说肚子疼。我说我会治好你的病,我就把他抱在怀里,用一只手抚摸着他的肚子,陪着他甜甜地睡了一夜。以后的几天晚上,我到寝室会拥抱他一会儿,祝他晚安再离去,慢慢地他就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拥抱是人类性格、智力发展的需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能够经常获得父母拥抱的孩子,性格和智力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反之如果缺少父母的拥抱,孩子的性格发展可能会出现偏颇,甚至产生孤僻的性格。我们班上有个女生叫林家仪,她的父亲去世,母亲由于工作的需要离开了成都,把她寄放在一个阿姨家,本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异常孤僻,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特别关注她,她到我那儿交作业,我会叫她坐到我的膝盖上,抱一抱她,经常这样她的笑容多了,性格也活泼了,成绩也上升了。

拥抱是人类情感、发展的需要。西方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都有皮肤饥饿感,当一个孩子被拥抱时,他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比较强烈的。这是人类情感发展的重要基础。从我来校不久,我就观察到有一个老师,每天在学校做课间操的时候,她都要把班上所有的学生的头摸一摸,别看她这简单的一摸,相当于给学生一个拥抱,带给学生的是幸福和快乐,用这种方法管理班级比叫某某某站好,更行之有效。

拥抱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我们这种小班化管理的学校,老师有责任也有时间多拥抱自己的学生。在西方,拥抱是一种很平常的礼仪,而对于我们含蓄的东方人来说,要拥抱年纪大一点的学生可能会让老师感到羞涩,那么不妨换一种接近拥抱的方式,如握手、搂肩膀、拍拍孩子的头或后背,用力握孩子的双肩、轻抚孩子的头等这些“体态语言”,同时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相信孩子会从老师的微笑和拥抱中获得爱的信息。

小学已报名;382
中学已报名;7856
QQ在线交流
QQ在线交流
地址:成都市机场路189号 邮编:610215
电话:028-85961001
Copyright © 2001-2010 ydjwy.net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