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反馈与调控课题 专家组建议_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招生网
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反馈与调控课题 专家组建议
添加者:教务处    添加时间:2010-04-12

张远清(成都市民办教育专委会主任):

       1. 小班化背景下的课堂反馈与调控和以前教学行为中的反馈与调控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要通过反思推陈出新.

       2. 反馈与调控的研究要着重在学生认知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启发学生的自省能力。

       3.  研究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个体诉求,心理需要,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

       4. 研究中要本着民主、平等、合作的关系。

       5.  要注意调控的必要性研究。(什么时机)

胡燕主任(成都市教科所理论室主任):

 对课题研究的肯定意见:

       1.课题选题非常好,从发展趋势来看,小班化是成都教育的必由之路,课题的研究可以为众多学校提供经验,总结教训,具有探索价值,非常有意义。

       2.课题选择了课堂教学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反馈和调控,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开拓性。

       3.从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组老师发言中看出,该课题有“先进的学生观”,定位于以学生为本的发展,很有价值。

       4.从课题方案中可以看出,课题组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搭建了一个好的研究框架,进行了前期的文献研究,经验提升,策略研究,具有比较高的理论指导。

       5.课题组织非常落实,分工明确,规划清楚合理。

对课题研究的建设性意见:

       1. 课题研究中,内容具体的点还不够落实,问题应该再落下去一点,具体一点,比如对反馈的落脚点还不够具体,什么样的反馈信息是我们需要的,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其价值,期望获得良好的反馈信息,从哪些方面获取,教师的反馈如何更有效。

     (意谓现在课题研究的“面”是注意得不错,但“点”的落实还稍显不够)

       2.反馈与调控研究于课堂教学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在研究中要考虑如何使小班化的特色更加鲜明,教师的作用,学生的作用,更大的空间,课堂的结构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因素。

       3. 课题研究中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可以从多种方式来考虑其实践性,比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的案例研究、教后反思研究、教研+科研形式,使各种研究行为得以充分的具体的显现。

       4.在前期研究中应该再加入一个对现状的研究,可以做得更具体些,比如做一个调查形式的问卷,通过对老师们的调查来证明我们这个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吸收教训。

       5. 要继续加大对文献的研究,借鉴和学习先进地区的先进经验(上海)

顾颉(成都市教科所理论室副主任)

对课题研究的建设性意见:

    1.对课题研究判断的几个标准:

                  (1)解决了什么问题

                  (2)解决问题的主张和措施

                  (3)最后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2.要重视教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既是艺术,也是科学。

    3.对反馈和调控的研究要形成循环目标,(对反馈与调控的界定中可考虑)

    4.建议在操作中还应该进一步细化:

   (1)借鉴相关的成果(已通过邮件方式将小班化研究的一些先进成果发到我邮箱)

   (2)要注意互动策略研究

   (3)要善于从自己的实践中去总结

   (4)课题研究中应该有一个简明通俗的版本,诸如口诀之类,便于老师操作。

    5.研究方案中,目标还不够具体,应该对研究结果有一个预期或预定:

   (1)应有之优势(如何体现)

   (2)研究结果要能全面体现学生的认知效果和情绪掌控。

   (3)学校的教师能按照此课题研究成果适应并做好小班化教学。

        (4)总之,一个可行性方案是理论+实践构成的,在注意理论引领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实践,注意其可行性。

小学已报名;382
中学已报名;7856
QQ在线交流
QQ在线交流
地址:成都市机场路189号 邮编:610215
电话:028-85961001
Copyright © 2001-2010 ydjwy.net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