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及评点_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招生网
《第一次真好》课堂实录及评点
添加者:教务处    添加时间:2011-11-08

                                                                                         执教:成都盐道街外语学校 陈昕

                                                                                         班级:初一九班

当预备铃响起时,听课老师几乎都已到齐,还包括一些我没见过的面孔。同学们早已端正地坐在了座位上。即将要开始的,是组上的第一次公开课。我之前还较平缓的心情,在此刻却突然起伏起来。

在起立问好之后,我开始导入话题:“这周是同学们从小学升入初中的第四周了,你们都适应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适应了。”我继续引入:“我知道有的同学是第一次到这个学校来读书,有的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有的是第一次住校,谁来说说你到这个学校来有怎样的第一次?”同学们似乎有些拘谨,只有几位同学举手。我下意识地猜想:我的导入是不是算不成功?一共请了两位同学发言,一位同学讲到了第一次走进校园的种种新奇,还有一位同学说的是第一次住校带来的不适应,后来又自我克服了。随后,我进行了总结:“第一次总是充满了新鲜与新奇,每当我们想起时,总让人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跟随周素姗一起去感受一下她的第一次,看看她又有着怎样的人生感悟。”

板书完课题:《第一次真好》后,我对大家说:“请大家翻开课本,让我们随着一段优美的音乐一起走进课文。”音乐响起,我便开始泛读文章。我边读边观察着同学们的反应,大家似乎都沉浸在一个恰当的氛围中,这正是我想要的。当读到一半的时候,我估摸着时候差不多了,便邀请大家一起朗读。可惜同学们的反应并不热烈,刚开始只有几位同学跟我一起读,我只好提高音量来感染他们,不久整个班就一起朗读起来。

通读课文之后,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文章一共写了那些第一次?分别给了作者什么样的感受?请找到文中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这是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我请了一位同学回答,然后板书在黑板上。随后,我又问:“这些第一次里,你最喜欢那一次呢?”有位同学回答:“露营,看见雪。”我请他简单阐述了一下理由。接着,我又问:“作者喜欢的又是那些第一次呢?为什么?我们去文章里面找一找。”同学们很容易地找出了:看到柚子树和孵小鸟。“为什么你们会说是这两件事呢?”他们很自然地说出了答案:因为作者对这两个部分进行了详写。这是正我想要的。随即,我便在黑板上对详写与略写的事件进行了划分。第一个部分完成了,我心里想,得赶快进入第二个环节,时间并不充裕。

 接着是精读的环节,我打算从朗读技巧这个方面引入。从刚才找到的描写作者心情的词语,是很好的切入点。“我们在朗读的时候,怎么才能读出作者那种新奇与惊喜呢?”我首先请了同学对看见柚子树这部分进行朗读。这位同学功底不错,读得很有感情。同学们对她的朗读评价也很不错。可是我却有点犯愁了,问题反映不出来,教学的目标就完不成。这时,我突然想起,课件里准备的柚子树图片,问学生道:“同学们都见过柚子树吗?”几乎都是没见过。当我把图片展示出来的时候,同学们都:哇~~!效果达到了,我窃喜。

“同学们,我想,当作者第一次看到柚子树的时候,也有这种情绪,肯定还比我们更胜,因为他——”

“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同学们齐声回答。

“所以这种视觉的冲击我们是可以体会的,于是——”

“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突出了重音,同学们读得不错。

由此,有情感地朗读课文这个方面就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解决了。

  接下来对于第一次看见孵小鸟的这部分,我也通过由图片引入这样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次,我请了一位没有举手的同学起来试读。当他把“雏形”的“雏”字读成四声时,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猛然想起我在范读之后,忘了处理生字词这个板块。平时的课堂对于这个板块是无论如何都不会遗漏的,没想到在公开课这个重要的场合,我居然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我的心情一落千丈。同学们没有看出来我的变化,他们很认真的听着。在他读完之后,一起指出了这个字音的错误。而课程必须继续,在纠正字音之后,我给同学们抛出了个问题:“如果我把作者说的惊喜改成惊奇,大家说说好不好?又为什么不好?”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很快得出“惊喜”有喜悦的成分在里面。接着我请他们在文章中找到了与其对应的词语或句子。一个同学回答的是:“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他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个回答和我预期的相去甚远,我有些诧异,只得继续分析:“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小鸟和作者想象中的并不一样,我们能体会到喜悦的成分吗?”同学们异口同声:“不能。”一个同学回答:“孩子们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接近答案了,我心想。可是,还不够。在经过半分钟的思考之后仍没有同学举手,我有些着急了。于是,我开始提示:我们去体会一下孩子们忽然大叫,这种奔走相告的心情。再结合现实认知:小鸟是不可能一天或半天就能孵出来的,并提示他们在文中前一部分寻找。同学们很快找到了凸显作者心情的词语“眼巴巴”。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体会了这些美妙的情感之后,应该对文章的感情做进一步的升华。我请同学们自由地在文章中寻找那些写得好,或是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句子。第一位同学回答的是第一段“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但却是值得赏析的句子。于是我问他:“风情画是什么意思呢?和风景画有什么区别?”这位同学语文功底应该不错,回答出了“风情”是有情感的因素在里面。我加以总结:风情就是风土和人情,风景只有“景”而没有“情”。第二位同学找的是“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找得真好,我心想,我便让他说说他是怎么理解的?他回答:“我记得我第一次做饭是炒的鸡蛋,没想到一个简单的炒鸡蛋却被我炒糊了,虽然我炒的鸡蛋失败了,但是那个过程还是很愉快的。”当他说完以后,其他同学都笑了,眼中是认同和感同身受的意味。所以,我在此便没有过多的解释。认可他的回答之后,我请了第三位同学。这位同学准确地找出了本文的中心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随后,她阐述她的理解也十分到位:“我认为作者在这里写得很好。我们应该不断地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这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彩。”随着她的回答,我正好提出下一个问题:“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我们都该去尝试呢?”这是一个十分开放的问题,同学们顿时来了兴趣,跃跃欲试。我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然后以开火车的方式说出他们认为的不能够去尝试的第一次。最后我进行了总结:对我们身体有害的,对社会有害的,使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第一次”,都不能够去尝试。

 最后一个环节,是我预设的写作环节。我先对本课进行了一个总结:“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有过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它让人难以忘却,让人回味无穷。在你的记忆中,让你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又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然后请同学起来读一读,我们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随后,我又做了补充:“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借鉴本课有详有略的写作手法。在最后还可以抒发一下你的感受。”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请了一位同学起来发言。这位同学很详细地讲述了她第一次参加羽毛球比赛时的情形:开始一路领先,到后来因失误而失败。大家都听得很认真,最后我们得出了紧扣文章思想的感悟:“我们要勇于去尝试那些积极向上的第一次,虽然这些第一次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但是,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的回忆。是它们组成了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

末了,在全班大声齐读文章最后一段:“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愿你珍重第一次。”的朗读声中结束了本课。

评点:

   陈昕老师的这堂组内公开课,我是“目击者”之一,应该说,整个课堂所呈现的师生融洽气氛,课堂和谐共振气氛都较好,而且教师的角色意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也比较到位,但也由于执教者自身经验不足,在反馈和调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试作几点评析:

   1、新课的导入从初一学生生活经验开始,符合学生心理,显得亲切自然,但由于听课人数较多,学生略显紧张,这也正常,只要老师加以鼓励和激发,应该不难化解,但老师把这种拘谨归为导入不力,是对反馈的认识不足。 

   2、学生找到是详写观看柚子树和孵小鸡这两件事后,应该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详写了这两件事而略写了其他几件事,把问题讨论引向深入,但此处老师却蜻蜓点水,没有深化下去,既反映出老师调控的时机捕捉问题,也表现出教师的语文学科本位意识还有待加强。

   3、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有读错字音的问题,是个字词教学的契机,由于老师突然发现自己教学环节出了问题,而显得慌乱,事实上,字词教学并非要按照固有模式进行,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再进行教学,不是更符合学习心理需要么,这里表现出教师的调控度不够灵活,特别是对动态的调控策略还较为缺乏。

   4、其实,课堂中老师还是表现出自己一定的调控能力的,比如如何让学生读出看到柚子树时的惊喜,老师预判城里的孩子没怎么见过,于是借助多媒体来呈现;比如如何找出和“惊喜”相对应的词句,孩子们感到困难,于是老师摹拟当时的情景,这些都表明老师本身是具备这种能力的,只是对学生的反馈理解还不够深入,对调控的策略掌握得还不够丰富。

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都要去尝试这个问题,以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即可,而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来探究,况且这也与本文的题旨相去甚远,这样做既显得有点小题大做,也是对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预判有误。
小学已报名;382
中学已报名;7856
QQ在线交流
QQ在线交流
地址:成都市机场路189号 邮编:610215
电话:028-85961001
Copyright © 2001-2010 ydjwy.net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