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
——课题 《伟大的十月革命》
时间:3月9日
地点:图书馆
参加人员:郑景贤、张燕、余洋、付佳、董巧
中心发言人:郑景贤
一、课标要求: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二、对教材的理解
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二月革命后两个并存政权的名称。简述彼得
格勒武装起义的基本过程;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时间、标志、领导人和首都。概括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重要措施。
(二)能力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看相关历史影片、典型历史图片,讲述典型历史事件经过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采取分组收集整理历史资料、分组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能力与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通过典型事例,如苏俄为什么与德奥议和并退出大战等问题的分析评价,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提出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了解在十月革命中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力量。
2.通过学习苏联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首创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让学生了解和认
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和艰巨性。
3.收集整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中的重要事迹,学习列宁的实事求是和勇于
创新的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和革命政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4.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
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五、授课类型: 新课。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为学生列出预习提纲;通过示范
教给学生上网查资料的方法。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收集相关的资料,精心设计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晚自习时间,前后左右的同学为一组,根据预习提纲预习课文,讨论问题,
形成知识要点,上课时推举一人发言;力所能及地收集相关的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资料编写简明扼要的解说稿,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剪辑。
八、教学方法 读书法、讲演法、归纳法、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多法结合。
九、教具(媒体) 预习提纲、历史地图、多媒体课件等。
十、流程预设:
(一)教师导入,引入新课(2分钟)
师:老师知道许多同学都对军事感兴趣,那你们听说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吗?(多媒体显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片)
生:(根据课前搜索资料)“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原为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该舰长124米,宽16.8米,1900年建成下水,1903年起服役。1905年它曾参加日俄间的对马海役。“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中,“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若学生未准备,老师在图片旁显示文字资料)
师:介绍得很详细,大家知道这艘罗马神话里为人类呼唤“黎明”和“曙光”的军舰,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吗?
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一起来重温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经过!
(二)学习新课(20分钟)
第一步:分组并明确各组任务。全班同学按性别划分为两个学习小组,男生负责学习第一目,女生负责学习第二目。教师提供以下学习提纲(多媒体显示)
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男生)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女生)
1、起义的原因 1、苏维埃政府的建立
2、起义的经过 2、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3、起义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地位 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步:看书自学
第三步:学习交流(小组自学完成后,按照第一目和第二目的顺序,男、女生两组各派3名代表呈述自学成果,对方小组仔细聆听,发现错误并指正。)
具体过程:
1.老师播放视频剪辑《列宁在十月》,学生给以解说。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十月革命发生(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原因和主要任务。
3.学生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故事。
4.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和结果。
5.引导学生看书归纳苏维埃政府巩固十月革命成果的革命措施。
6.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胜利原因。
(三)、巩固新课(10分钟):
1.比较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异同?
2.探究“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发生?”
(四)、布置作业(6分钟)
(五)、本课小结(2分钟)
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在表扬优胜小组的同时,也鼓励另一组——积极参与课堂是最大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十月革命的主要任务——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2、十月革命开始的标志——1917.11.7.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3、十月革命的结果——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十月革命成果的巩固——经济上;外交上;政治上;军事上
5、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七)、课后反思:
本节主要讲十月革命,难点、重点突出,但知识点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为激发学生兴趣,在授课之初没有按常规导入,而是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导入,引起学生中军事爱好者的关注和多数同学的好奇。
在教学中将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用表格形式展现给学生,明了、清晰,从中可以进行比较,更能清楚看到十月革命其生命力和首创精神,通过课堂讨论、讲故事等活动,更能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兴趣,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并且将知识有机的链接起来。
但是本课还有很多考虑不周之处,需要通过实践(上课)不断地改进!
电话:028-85961001
Copyright © 2001-2010 ydjwy.net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